Tecsunhomes  月潭村夜话

随见随闻随感录(1622):古代的“谥”是个啥玩意儿


文:tecsun 发表时间 2020/05/25 09:04:39


     谥,又叫谥号。

 我们在阅读学习古代各种作品时,必然要介绍文章或者诗歌的作者,而介绍作者时,又必然要介绍他是哪个朝代的人,介绍他的生和死的年份,介绍他的姓名、字号,介绍他的籍贯,也就是他是什么地方人,最后还要介绍他的谥或者谥号是什么。

    那么,“谥”或者谥号,究竟是个啥玩意儿呢?通俗地说,谥或者谥号就是一个有地位的人死了以后,由朝廷赐给他的一种特殊的荣誉称号,所以有人把这种死后得到的荣誉称号“谥”或者“谥号”叫作“身后荣”。

    谥或者谥号属于礼的范畴,是古代各种各样礼仪的一种,它和所有的礼仪一样,都是中国古代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社会的统治者,之所以十分重视谥或者谥号,主要目的有两个。

 一是“别尊卑”,维护封建社会的制度。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对于赐谥或者谥号对象的资格,都有极其严格的规定,不是什么人都能够获得谥或者谥号的。除了帝王将相后妃以外,其他人如果有特殊工勋或者有崇高节义表现的人,也可以获得谥或者谥号,比如许多重臣、名臣,死了以后都有谥或者谥号。而各人所获得的谥或者谥号,又是有区别的。这样,能不能获得谥或者谥号和能够得到什么样的谥或者谥号,都成了尊卑贵贱的标志。

 二是为了“惩恶劝善”,维护封建社会的礼教。谥或者谥号既然是一种人死后的荣誉称号,那么就必须根据死者生前的事迹,评定优劣褒贬,然后赐予什么谥或者谥号,也就是赐给什么荣誉称号。换句话说,功劳大的和品德高的赐予美谥或者褒谥,功劳一般的和品德一般以及早夭的的赐予平谥或者怜谥,谈不上功劳的和品德低下的赐予贬谥或者恶谥,以求达到扬善惩恶的目的。

 谥或者谥号也与其他礼仪一样,也是有法可依的,也就是说,谥或者谥号也是有谥法的。

 谥法的产生,也有两种说法:黄帝作谥和周公制谥。

 对于黄帝作谥,只是一种传说,还没有十分准确的依据。而根据清末民初的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对于西周金文的研究成果,谥法的产生,应该是周成王、周穆王至周恭王、周懿王之间的事情,只不过并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到了周恭王、周懿王死了以后,才正式有了谥法。换句话说,这些王候等贵族,活着的时候,是没有谥或者谥号的,只有他们死了以后,才由朝廷赐给他们谥或者谥号,从此形成定制,中间除了秦始皇废除谥或者谥号一段空白外,谥或者谥号的制度,一直沿续的清朝灭亡。因为周礼即周朝一整套礼仪制定的主持者是周公,所以人们也把谥或者谥号的产生称作周公制谥。 

 因为秦始皇曾经一度废除了谥法,所以秦王朝灭亡以后,西汉的统治者马上宣布恢复了谥法,并且经过以后各个朝代的不断完善,谥法就越来越周全严密了。

 谥或者谥号主要分为三大类,即美谥或者褒谥、平谥或者怜谥、贬谥或者恶谥,而以美谥或者褒谥为主。

 三大类谥或者谥号早期经常使用的字,一般是一个字,美谥或者褒谥是昭、敬、恭、庄、襄、烈等,表示对于死者的赞扬与歌颂;平谥或者怜谥是怀、悼、哀、隐、闵等,表示对于死者的哀怜与同情;贬谥或者恶谥是暴、丑、炀、戾、荡、昏等,表示对于死者的谴责与批判。

 古代的谥法,还有朝廷赐谥和私人之间给谥两种,当然以朝廷赐谥至关重要,它所赐谥的对象是帝王、后妃、百官等。

 因为皇帝是至高无上的,所以皇帝死了以后,他们的谥或者谥号就更加特殊。首先,皇帝的谥或者谥号,一般由礼部逆出初稿,再在继位皇帝的参与小,由最尊的大臣在天坛的祭天仪式上假称上天给谥,然后呈继位皇帝亲自审定批准颁布全天下。绝大多数的皇帝都是美谥,只有极少数大权旁落或者亡国、废位、被杀的皇帝,才给予贬谥或者恶谥。皇帝的谥或者谥号,本来也只有一两个字,后来为了突出皇帝的地位,从唐朝开始,皇帝的谥或者谥号的字数越来越多,有七个字的,有十几个字,到后来居然有二十多个字的。例如唐太宗李世民,他的谥或者谥号是“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公九个字。此例一开,后代的皇帝就不断地在谥或者谥号的字数上加码,比如唐宣宗的谥或者谥号是十八个字,宋神宗的谥或者谥号是二十个字,明太祖朱元璋的谥或者谥号是二十一个字,清世祖即顺治皇帝和清高宗即乾隆皇帝的谥或者谥号竟然多达二十三个字。皇帝的谥或者谥号,理所当然全是美好的字词,比如清高宗即乾隆皇帝,他的谥或者谥号是“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简称“纯皇帝”。唐朝以前,因为皇帝的谥或者谥号字数不多,一般都称他们的谥或者谥号,后来因为皇帝的谥或者谥号很长,称呼起来不方便,于是就改称皇帝的庙号,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等。

 还有一些实际上没有当过皇帝的人,因为他们的子孙当了皇帝,所以也被他们的子孙追认为皇帝并且给予谥或者谥号,这样的情形称作追赠。比如三国时期的魏王曹操,生前并没有做皇帝,后来他的儿子曹丕做了皇帝,就追赠曹操为“武皇帝”,所以史书上就称曹操“魏武帝”。追赠皇帝一般只追赠父祖两代,但是也有追赠四、五代的,更有个别追赠二十多代的,比如北魏的拓跋珪竟然追赠他的二十八代祖为皇帝,说起来难免荒唐可笑。

 皇后、皇太后早期是跟随她们的皇帝丈夫的谥或者谥号来称谥或者谥号的,例如汉高祖刘邦死后的谥或者谥号是“高皇帝”,因此他的皇后也就称“高皇后”。后来皇后、皇太后也都有自己的谥或者谥号,越到后来就越强调这一点,不仅单独给予谥或者谥号,而且谥或者谥号的字数越来越多。比如清朝末年的慈禧太后,她的谥或者谥号就是“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仁献崇熙显皇太后”,字数多达二十二个,简称“孝钦慈禧皇太后”或者“慈禧皇太后”、“慈禧太后”。

 不仅皇帝、皇后、皇太后有谥或者谥号,而且许许多多的皇亲国戚比如皇子、皇女、皇兄、皇弟、皇姐、皇妹、皇叔、皇帝岳父母等,死了以后都有谥或者谥号,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名堂经多着呢。至于文官武将,朝廷也规定,凡是三品以上官员死了以后,都可以由朝廷赐谥或者谥号。文武官员赐谥或者谥号,都是两个字,文官以“文”字开头,武官以“忠”字开头,比如“文#”、“忠#”,而文官最上等的谥或者谥号是“文正”也不不轻易赐给,武官最上等的谥或者谥号是“忠武”。比如宋代的范仲淹,朝廷赐给他的谥或者谥号,就是“文正”,其他人例如欧阳修、苏轼,都是赐谥或者谥号“文忠”;再如清朝末年的曾国藩,就是赐谥或者谥号“文正”,其他人如李鸿章赐谥或者谥号“文忠”,左宗棠赐谥或者谥号“文襄”。这种谥或者谥号,还可以代称其人,并且还要加上一个“公”字,以表示尊敬,例如称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称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称苏轼为“苏文忠公”,称曾国藩为“曾文正公”,称李鸿章为“李文忠公”,称左宗棠为“左文襄公”等等,不一而足。

    武官里最能够说明这种谥或者谥号以“忠武”最为尊贵的例子是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谥或者谥号。岳飞开始是受到冤枉而被杀的,所以宋高宗赐给他的谥或者谥号是一个贬谥“武穆”,后来他把新皇帝宋孝宗继承皇位,为岳飞平反昭雪,因此也必须为他重新赐谥或者谥号,朝廷就赐给他武官里最上等的谥或者谥号“忠武”,后世也就称岳飞为“岳忠武公”了。

    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员的谥或者谥号是朝廷赐予的,叫作官谥。除了官谥以外,还有私谥。私谥是人们私下给的,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北宋的王安石。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官至一品的宰相,曾经领导历史上著名的“王安石变法”,但是变法最后还是失败了,他也被皇帝削官为民,成为一个普通老百姓,隐居在南京。如果王安石变法没有失败,或者失败以后并没有削官为民,仅仅是降个一两级,仍然官居三品,他死后朝廷仍然会给他赐谥。但是他从此以后一直到死,都是一介平民,所以朝廷什么谥号也不能给他了。但是王安石还是著名的文学家,声誉很高,并且他虽然下台了,但是朝野还有许多朋友,所以他死了以后,这些朋友就给他一个私谥“文”。那么,为什么给他一个“文”字的谥或者谥号呢?这是因为他如果不下台,或者只是降一两级,朝廷还是会赐给他一个“文#”的谥或者谥号的,所以他的朋友考虑到这种情况,就给他谥一个“文”字,这样做既没有违反朝廷法律,又可以表示他原来的身份与地位。

    至于其他的人,一般是著名的学者或者有名望的人以及一些做官没有做到三品以上的官,也只能获得私谥。这些人的私谥,都是根据他们的名望和成就,分别给予“先生”、“处士”、“子”之类的谥或者谥号。

       古代的谥或者谥号,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了解一些古代始法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和研究古代的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知识的。






作者:岳唐韧

2020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