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sunhomes  灯下漫笔

屯 溪 我 的 故 乡(文/旭光)


文: 发表时间 2022/04/19 08:14:15


屯溪,是我的出生地,也是我从小长到大的地方。我的生长历程很简单,出生在屯溪,读书识字在屯溪,小学毕业读初中在屯溪,中学毕业考取中专在屯溪,可以这样说,我的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都是在屯溪,屯溪是我成长的摇篮,是我放飞社会的起点,也是我最可爱的故乡,无论我走到哪里,只要有人问我是里人,我都会不加思索地告诉他,我是徽州屯溪人,徽州屯溪是我的故乡。

屯溪,在我的记忆中,它原本是古徽州休宁县下属的一个小城镇,地方不大,只有不到十万人口,城里只有一条街,也就是被人称之为老街,也有人称它为宋街。老街西起屯溪老大桥,又叫镇海桥,至于为什么叫镇海桥,我就不得而知了,因为屯溪离大海中间还横着一个浙江省呢。从屯溪老大桥到老街,首先是一马路,下来是二马路,最后是三马路,三马路再向下就是裤裆街,江西会馆就设在裤裆街上,为什么老街要从屯溪老大桥往东计算一马路,二马路呢?这是因为新安江水是从屯溪西面的三江口开始由西向东流的,屯溪也是随新安江而建的,人们习惯将河流的上游称上,下游称之为下,如有人告诉你,他下屯溪去,不用问,他肯定是屯溪以上的人,只有屯溪以上的人才会说下屯溪,反之,屯溪以下的人,到屯溪去,他会说上屯溪。屯溪的历史悠久,也许会有人问,为什么叫屯溪,而不叫三江口镇,这里我们就要简单的了解一下屯溪的历史。

屯溪是原徽州地区所在地,屯溪曾叫过村,叫过镇,也曾一度叫屯溪市,最后以叫屯溪区为结束。屯溪以后会叫什么,现在我也不知道,根据地区的发展,和对外经贸往来,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再叫屯溪市也不是不可能的。据《屯溪市志》等史料,屯溪的地名的来历有几种说法:

一是为了削平黟、歙等地山越也就是土匪,吴威武中郎将贺文屯兵水上,后改新安江上游这些水域为屯溪。

二是源于水名,屯字据《广雅》解释为“聚也”,诸溪(率水、横江等)在此聚合,谓之屯溪。

三是清朱彝尊在《重建屯溪桥记》中说是三国“孙吴时,毛甘屯兵万户于是,故溪以屯名”。当时歙县的山越首领毛甘、金奇,分别屯兵于乌聊山(今歙县长青山)和安勒山(据说是今屯溪的华山),华山在新安江屯溪桥畔,据考证当时在此屯兵的不是毛甘而是土匪金奇。

四是有学者按《易经》的“屯”卦来推论,认为屯溪是随唐期间,汪华占据新安等六郡时所取名,当时的郡治在休宁万岁山,而屯溪归休宁管辖。这也是一种说法,它作为一种学术见解,也是可以作为参考。

屯溪到底因何而得名,现在看来第二种说法有一定的说服力,更为可信些。明弘治年间,即一四九一年在《休宁县志》中,关于屯溪的记载只有短短的一行字;“屯溪街,在县东南三十里。”据明嘉靖《徽州府志》记载,嘉靖四十年(一五六二年)当时的屯溪只是黎阳乡下的一个村,街是隶属于村的,屯溪街只是屯溪村下的一条街。后来,屯溪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变为后来者居上,成了徽州的一颗靓丽的明珠。她的快速发展,得利于一个重要的产业的带动,这个产业就是茶叶产业。一业兴,百业旺,屯溪的繁荣昌盛,茶产业是立下了不朽功勋的。当时就有屯绿祁红,驰名海内外的美誉。由于茶叶的集聚效应带动诸业的发展。特别是出口茶的兴起,带动了诸多产业的配套发展。如包装茶叶用的锡罐业、茶箱业、篾篓业、金融业等,加上茶叶的加工流通也带动了其他农副产品和百货业的发展和壮大。在一九一九年前后,屯溪的常住人口就有一万五千人,住户三千户左右,据《屯溪市志》记载;光绪二十二年,光茶号在屯溪就有一百三十六家,精制“屯绿”最高产销为三十二万箱。直到抗日战争前,外销“屯绿”年产量仍有二十五万箱上下。明嘉靖十四后,茶叶成了中英贸易的大宗产品,徽州茶叶开始走向海外市场。据资料记载,清康熙四十一年运英国茶四千五百担。由于茶叶贸易及其它土特产品的流通,至清康熙年间,屯溪己发展到“镇长四里”,己成“皖南钜镇”。古时海阳人氏吴骞对屯溪的繁荣昌盛是这样描述的,“两岸人家益增台榭之胜。是日风色晴明,上厅者船中悉载弦管,翠幕纱窗,笙歌嘹亮,数十里往来不绝。临水人家则有凭栏下瞰飘然欲仙者。”他惊呼:“宋人所作清明上河图,未审视此何如耳。”

一九三四年,文人郁达夫夜游屯溪,与同行在船上聊着屯溪街景,十分激动,故吟诗一首:“新安江水碧悠悠,两岸人家散若舟。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

以上所述是屯溪的过去的历史。可以这样说,屯溪是因茶叶发迹的,至今还留有与茶叶有关的痕迹,比如前堂开店后堂是作坊的老式房子,在屯溪老街比比皆是,屯溪老街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这就是沿屯溪老有许多巷弄,而这些巷弄都是可以直接通往河边,因为当时屯溪的水运十分繁忙,有人形容当时河面上的长行船之多,称屯溪船码头上的船为无船三百艘,水运忙碌时那可是密密麻麻无法计算,那场景就如《县志》有一幅《屯浦归帆》图中所形容的那样,只见两岸船行如梭,帆樯林立,一派繁忙情景。由于船运繁忙,要快速腾出泊位,所有的巷弄便是最好的货物装卸的快速通道。屯溪老街是徽州的象征,屯溪的繁华,就是徽州的繁华,近几十年来,屯溪跟随着祖国的快速发展而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原靠水运的屯溪,现如今成了立体化的先进的交通枢纽。安徽屯溪国际机场,离屯溪只有五点五公里,为4d级民用运输机场,是中国重要的旅游机场,也是安徽第二大民用机场和第二个国际机场,皖浙赣周边地区唯一的国际机场。另外,京福高铁,黄杭高铁以及徽杭、合铜黄等高速公路通达屯溪,陆路交通十分便利。

现在你无论走到屯溪的任何一个地方,如果你还是按照你旧时记忆来叫出这个地方的名字,那真是件不易之事。但也有例外,比如说屯溪老街,虽经多次改造,但裤裆街,三马路,中马路,还有一马路还在。要是你站在滨江路护河石栏边,任凭你的记忆再好,你也不会知道你站的地方是原屯溪的那个地方,这说明什么,回答只能是一个,屯溪发展太快了,变化也太大了,记得五六年代,屯溪只是一个小城人口不足十万,当时人们形容屯溪小,说屯溪一条老街,一条马路,一个岗亭,一个交警一个红绿灯,可现在,有多少条公路,有多少红绿灯那是数也数不过来。屯溪还有一个令我们难忘的地方,那就是屯溪公园,那时的屯溪公园南依新安江,东连体育场,北是公园街,西是屯溪下街头,那是屯溪唯一的一个公园,公园里有几座凉亭,有假山,有林荫大道,还有许多参天的古树,公园里有图书馆,那可是我常去的地方。现在公园己不存在,除尚存的几棵参天古树外,另修建了一条古色古香的栏亭,供那些怀旧的老人们休息叙旧。讲述讲述屯溪过去的繁华,议议如今的改天换地的变化。

屯溪,我的故乡,我虽没有见到你两岸船行如梭,帆樯林立,码头无船三百艘的盛景,但我见到了一架接一架从屯溪机场起飞的大型飞机从屯溪的上空飞过,它们飞向祖国的大江南北,飞向世界各地。我乘坐高铁,从屯溪出发,穿越在祖国的大江山川,草肥牛羊壮的草原。屯溪在我记忆中的平矮的房屋,现已被林立的高楼大厦所替代,我从小长大的长干街,现已是从西到东,两车道的滨江大道。特别是徽州名片黄山,以它独有奇山秀水,古松怪石,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游览观光,还有那当今活动着的清明上河图——屯溪老街,那更是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特别是老街上的徽州小吃店铺里,更是顾客满门,吃了一波又来一波,从早上开门,一直要做到深夜,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几乎天天如此。屯溪老街店家门楼上的徽州木雕,各家与各家不同,雕刻的人物花草,栩栩如生,此时的游客不会忘记用手机或是相机,拍下在外地难得一见的徽州木雕绝技。

徽州屯溪,我的故乡,祝愿她跟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大潮,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经济,发扬徽骆驼精神,发挥地方旅游特色,把徽州屯溪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作者:  

        2022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