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sunhomes  月潭村夜话

随见随闻随感录(1448):聊聊禅与诗或者诗与禅的同异


文:tecsun 发表时间 2019/11/05 16:01:19


    禅与诗或者诗与禅,一个是佛教的一个宗派,一个是诗歌创作,按理应该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是在我国禅宗盛行的唐宋诸代,许多著名的诗人如王维等,要么信禅学禅,要么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因此所创作的诗歌作品中,往往充满着或者体现出深深的禅意,使诗歌中充满了一种新的美,让读者感到一种沁人心脾的犹如芳香的美的享受。

    现在就来不揣浅陋,来与朋友们聊一聊禅与诗或者诗与禅。

    一、 禅与诗或者诗与禅,也就是诗歌创作与参禅学禅的关系,是我国文学史、美学史、艺术史乃至思想史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一些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国家,比如日本、韩国等里,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甚至还可以说,在整个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中,禅与诗或者诗与禅,同样应该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此应该引起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学习和研究者的兴趣与重视。

    诗歌创作,这是全世界所有国家共同有的活动,而学禅参禅则似乎只限于中国和同中国有文化渊源的少数几个国家。

中国的禅宗,虽然名义上来自于印度,但是实际上完全是中国自己的产物。印度高僧菩提达摩之所以被尊为东土的始祖,那是有一种传说讲当年在灵山会上,如来佛拈花,迦叶微笑,师徒会心,才心有灵犀一点通,于是这种心法就被迦叶传了下来,也不知道经过多少年多少代,才传给了菩提达摩。但是这种说法只是一个传说,是没有实际依据证实的,所以所谓菩提达摩带到中国的“法”,当然也是虚无缥缈的,与中国本土后汉时期安世高所创立的禅学,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因此,禅宗禅学实际上是中国自己创立、发展和兴盛起来的。

在禅宗禅学在中国兴起以前,中国的诗歌创作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足以证明诗歌创作原来与禅根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自从禅宗禅学的思想重新与流行以后,很多人就把诗歌创作与学禅参禅联系了起来。诗人写诗和文学理论家们也对于诗与禅作出了不少论述,述说了禅与诗或者诗与禅之间具有相当密切的联系。例如她朝诗人韩驹曾经这样写倒:“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出阶成章。”又如诗人吴可也这样写道:“学诗浑似学参禅,竹榻蒲团不计年。直待自家都了得,等闲拈出便超然。”再如诗人龚相也有诗说:“学诗浑如学参禅,悟了方知岁是年。点铁成金犹是妄,高山流水自依然。”还如诗人戴复古也这样写道:“欲参诗律似参禅,妙趣不由文字传。个里稍关心有语,发为言句自超然。”这些诗例都说明了一个问题,不管是学习写诗,还是参悟禅理,都必须认认真真地下功夫,“功到自然成”,一旦悟透了,写出来的诗句,就一定会十分超然,二者在领悟某种道理和采用的思维方式是密切相关的。

在文学理论方面,把禅与诗或者诗与禅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最有代表性的是唐代著名文学理论家司空图及其著作《诗品》。司空图在《诗品》里提出了许多新的提法,比如“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等,都是明确地指出禅与诗或者诗与禅之间的一致性,因此司空图这种以禅论诗和以诗说禅的文学理论对于后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总而言之,唐宋时期开始的关于禅与诗或者诗与禅的看法或者说法,对于后代文学理论的发展和诗歌的创作,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在中国诗歌历史上,如果没有诗禅融合的理论,如果没有援禅入诗的实践,那么中国古代的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将不可能如此发展与昌盛。

二、但是禅宗禅学和诗歌创作毕竟是两回事,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因此禅与诗或者诗与禅应该具有相同点和不同点的。

我们先来说一说禅与诗或者诗与禅之间的相同点。

作诗与参禅本来是两种迥然不同的文化活动。在禅学兴起之前,我国的诗歌创作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可见诗与禅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是在禅宗禅学兴起并且流行以后,就有不少诗人的诗歌创作深受禅宗禅学思想的影响,把诗与禅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使许多诗歌作品具有深深的禅意禅味了。

禅宗禅学的理论和实践进入了中国古代诗歌,是和佛教思想进入中国古代哲学,几乎是同步的。二者都是滥觞于南北朝,初盛于唐代,大1于宋代。佛教进入中国以后,给中国人提供了一个观察宇宙和人生的新角度,令人耳目一新,很快就被接受下来了。诗歌与禅学的密切联系,同样也是如此。

关于诗歌创作与禅宗禅学的相同点,就在于一个“悟”字或者“妙悟”两个字上。这一点,当代著名国学大师钱钟书先生有这样的论述,他指出“悟”或者“妙悟”,不一定要一蹴而就,应该博采而有所通,力素而有所入。学禅学诗,非悟不进。人性中皆有悟,必功夫不断,悟头始出,就像石头中都有火种,必须敲击不止,火光才会出现。但是得到火并不难,而是得到火以后,还要必须承之以艾,然后火才能不灭,所以必须躬行力学,悟或者妙悟,才能够继续不断地修行悟道,才能真正地1出十分优秀美好的诗歌作品。

另一位著名学者敏泽在《中国美学思想史》一书也这样写道:“‘禅’与‘悟’在宋代广泛流行,士大夫知识分子谈禅成风,以禅喻诗已经成为风靡一时的风尚。其结果是将参禅与作诗在一种心理状态上联系了起来。参禅须悟禅境,作诗须悟诗境,正是在‘悟’这一点上,禅与诗之间找到了共同点。”

我们再来说一说禅与诗的不同点。

禅与诗或者诗与禅毕竟不是一回事,所以它们之间还是具有比较明显的不同点的。

禅与诗或者诗与禅的不同之处,从表面上看,还是比较明显的。首先,禅宗禅学是主张不立文字的,这实际上是继承了佛教的传统。而从历史上看,释迦牟尼时代,文字还没有流行,在古代印度,包括婆罗门教在内,师徒之间都是口口相传,既没有抄本文字,更加没有印本文字,后来虽然有了文字的这个经那个经,但是仍然以口口相传为主。因此禅宗禅学基本上也不立文字。而基本上没有立文字,那就与诗歌创作隔了一层肚皮,二者在表达形式上就无法合为一体。因此,诗在与禅的联系上面,主要是吸取禅的“悟”的精神,认为诗歌创作要有水平,那就必须吸取禅宗禅学“悟”的精髓,援禅入诗,以悟作诗,让诗歌作品中蕴含着深刻的禅意禅味禅理。这种禅与诗或者诗与禅的不同,也可以说是禅是一种内涵,诗是一种形式,是以诗歌的完美形式来反映或者表现禅的内涵。钱钟书先生说:“了悟之后,禅可以不著于文字,而诗则必须托于文字。”这就是禅与诗或者诗与禅最主要的不同之处。

 

   作者:岳唐韧

   2019年11月5日